王宏海清明随笔(关于清明随笔散文欣赏)

2023-01-07 16:31:49 散文随笔

清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除了扫墓、祭祀祖先外,还有寒食节内容的沿续,它在更大程度上其实也包涵了感恩、忠爱的含义。春秋时期,公子重耳为躲避迫害,流亡在外。在毫无人烟的地方,饥饿难耐。只有随臣介子推,割下自己的肉,为公子煮了碗肉汤,才保住了他的性命。十九年后,公子重耳登上帝位,即历史上的晋文帝,便赏封随他流亡时的随臣,唯独忘了介子推。当有人对他说:“君王是否忘了你的救命之恩,该与他理论明白。”介子推却无意功名利禄,背着老母,归隐于山西的绵山。或许晋文帝良心发现,更许是心存感恩吧。便亲自带人深入绵山寻找,结果杳无音讯。有一佞臣献媚,放火烧山,相逼即可。结果,火尽之时,介子推母子被烧死在柳树下。晋文帝在黑焦的树洞里发现了介子推的遗诗:“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,柳下作鬼常不见,强似伴君做谏臣,倘若主公心有我,忆我之时常自省,臣在九泉心无愧,勤政清明复清明。”从介子推的事迹与诗意上,你可能以为,是他的一种愚忠思想。但是,我们的社会如果多一些不贪图,或少贪图名利,为国为民多谋些利益的官员,国家不是更强大吗?且说晋文帝,不论从任何角度看,最其码是懂得了感恩。介子推烧死的柳树,定为清明柳,那一天不许放火,定为寒食节以至续到清明这天。他做到了感恩,这一节日成为了炎黄子孙的几千年来的沿续。清明,分清是非,辨明忠奸。袭一身清风,正正气气,立于人世。心明眼亮,开阔视野。懂得感恩。感恩生于斯,养于斯的这片热土。感恩我们的先人,给我们的文化传承与传统美德。感恩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。介子推的思想,正如我们父辈所想。他们不图什么报答,只需要自己的孩子们身心健康,事业有成。可他们的付出,谁又体会的了。朋友们,愿那个大写的“人”字,印在每个人心中,给我们的先人。一个灵魂安放的地方。也给自己一个心灵,寻个安放的地方。今又是清明,你我心愿归一。一次跪拜,一份厚重,一份怀念。一缕香烟,一份寄托,何不化作一念珍惜。珍惜朋友的友爱,珍惜父母的养育,珍惜所有亲人的关爱。无论这一天,有没有雨,有没有暖阳,也要心有阳光,踏着一路青葱走下去,走下去……小编手记:这个清明节前,平台发起了有关清明节的同题散文,截止目前已收到近二十位文友的来稿,平台从今天开始分两天选取部分稿件予以刊发。清明节,在我国传统节日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,其思亲、念亲的内涵延续了几千年。每年的清明节,人们都会纷纷回乡祭祀自己的亲人,甚至许多海外华侨、华人都会回国祭祀。中国人历来讲究孝道,讲究亲情,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,对于清明节来说尤其如此,看这次同题的散文作品,从艺术上来看或许有些作品不尽如人意,但大家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与同题诗相比,同题散文起码有两不易:一是散文篇幅要长,要更费时间,诗歌可能只是写几个点,散文则要写一段距离或者几个面;二是对作者要求较高,也就是说作者必得是掌握了散文必要的写作技巧后,才能写好同题。因为同题散文就像命题作文一样,考验的是一个作者对文题的准确把握,如果散文基本功不扎实,是同样很难写好的。而且与诗歌评判标准的多元化相比,散文的评判标准是比较单一的,所以一篇散文的优劣更容易分出来,是不容易藏拙的。好在,这次同题散文主要以思亲为主题,每一个作者对亲人都有着浓浓的感情,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艺术技巧的不足。今后,我们会选择适当的文题再次发起同题散文,期待您更好的佳作。作者简介:王宏海,笔名劳动者。

0 复制

作者:admin

链接:https://www.qxwk.net/sanwensuibi/204248.html

来源:千辛万苦文学网
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上一篇:小区物业经理半年工作总结

下一篇:医院团支部年度工作计划